close

文/南隅採桑

朋友的女兒在小學六年級時常莫名嚎哭,一次數小時,一周數次,全家人被搞得人仰馬翻,幾番折騰從求神問卜到醫院門診,終於確定罹患憂鬱症。

認識朋友多年的我思忖發生的原因,可能因為朋友夫妻兩人都是高學歷的知識份子,職場表現也非常卓越,相對的對孩子的要求與期待也非常嚴格。

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和他們一樣資優,孩子表現不好是他們的恥辱。回家寫的功課不應有錯、考試成績要名列前茅、在家飲食起居要有規矩,即使幼兒手眼發展期也嚴格要求,一有疏失便予以斥責,加上朋友的女兒是敏感的孩子,父母臉色一沉,她就自責自己的愚鈍。

久而久之,孩子變得退縮膽怯,害怕學習,因為多做多錯,少做少錯。

況且朋友望女成鳳的切望不止於功課上,孩子從小就被安排上各種才藝,要求孩子文武雙全,各項琴棋書藝,只要別人號稱名師,不管孩子的性向或興趣,一律排滿課餘的時間表。

並且向孩子聲稱,父母花了錢就不能敷衍草率,都要驗收學習成果。如今甫上國中,補習班的先修課程加添孩子更多的重擔。

在一個不容許犯錯的學習情境下,又要求孩子能多元發展,簡直是不可能任務,無疑將孩子逼向不知所措的死巷。

錯誤是學習的過程,請容許孩子犯錯,陪著孩子成長的意義在於從他們的「無知」中找到成長的契機。

arrow
arrow

    jane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